“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”來臨之際,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,涵蓋民事、刑事、行政各個審判領域,涉及網絡購物和個人信息保護、以及打擊虛假宣傳、售賣假劣農資產品、強迫交易、假冒知名商標等內容,展示了廣東法院全力打造安全、有序的消費環境及公平、誠信的社會環境的信心和決心。
據悉,此次發布的案例中,有四個案件涉及對商家作出“懲罰性賠償”,其中劉某干銷售偽劣口罩案發生于疫情防控期間,法院除對被告人劉某干追究刑事責任外,還依法支持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,判處劉某干承擔商品價款三倍的懲罰性賠償責任。堅持“嚴”字當頭,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說“不”。在“某化工公司與某市場監管局罰款糾紛案”中,因某化工公司采購、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添加劑,法院依法支持了行政機關對該公司作出的540余萬元的處罰決定,維護人民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發布案例還涉及互聯網消費、金融產品消費、物流運輸保價賠償等諸多消費熱點,體現對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新興業態、虛擬財產等權益的有力保護。
廣東高院有關負責人表示,全省法院將進一步發揮審判職能作用,聚焦事關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各個領域,加大對消費者安全權、知情權、隱私權等權益的保護力度,助力鄉村振興、新興業態健康發展,服務國家實施擴大內需戰略,穩定經濟增長“主引擎”,保障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附:廣東法院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
1、明確網絡游戲運營商合同義務
——徐某與某網絡科技公司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案
2、保護老年人金融消費安全
——丁某飛與某商業保理公司等合同糾紛案
3、保障快遞服務消費者合法權益
——杜某與某物流公司運輸合同糾紛案
4、認定虛假宣傳三倍賠償責任
——甘某權、甘某龍與周某麗服務合同糾紛案
5、認定限制消費者索賠條款無效
——吳某華與某航空服務公司等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
6、依法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
——廣東省消委會與賴某華等消費者權益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
7、支持農資消費者間接損失賠償請求
——張某生與某農資商行產品責任糾紛案
8、準確界定食品生產者范圍
——某化工公司與某市場監管局罰款糾紛案
9、嚴厲打擊強迫交易行為
——潘某斌等強迫交易案
10、有力懲處假冒注冊商標行為
——劉某干假冒注冊商標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
文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:章程